當前位置:技術 > 鄭州去泰國做試管嬰兒:不育癥的概念及分類
時間:2017-05-23
不育癥是影響雙方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以來,影響人類生殖健康的一個主要問題—不育癥就逐漸受到重視。由于現代社會的晚婚,生育年齡推遲,人工流產的濫用等都使不育癥的發生率有增長的趨勢。因此,增強對不育癥的認識,完善不育癥的診斷和治療不僅有助于不育問題的解決,還將極大地促進人類生殖健康的發展。
國內一般認為,女性婚后夫婦同居2年或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不育者,稱為不育癥。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婚后1個月妊娠率為20%~25% ,6個月為60%~75% ,1年內達80%~85% ,2年內約為90% ,3年內約為95%,故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不育夫婦標準檢查與診斷手冊》中,將不育癥的診斷時限規定為1年。由于女性生育能力與年齡有密切的聯系,35歲以后其生育能力迅速下降。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通常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而2年的診斷時限則往往應用于流行病學的調查。
女性不育癥通常按以下三種方法進行分類:①按病史分類:根據發病過程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不育”是指女性性成熟后從未受孕者;“繼發不育”是指曾生育或流產后,未采取避孕措施,2年以上不再受孕者。②按治療后妊娠情況分類:根據治療后能否妊娠分為絕對性和相對性兩種。夫婦一方或雙方有無法治療和矯正的先天發育或后天疾病所致生殖器官畸形、功能缺陷而無生育能力者稱為絕對不育,如卵巢功能早衰、先天性無子宮等;夫婦一方或雙方的生育能力低于受孕必需條件或存在妨礙受孕的因素,經過治療有可能妊娠者稱為相對不育,如輸卵管傘端阻塞。③按病因分類:根據不育的病因分為卵巢功能障礙性不育;輸卵管性不育;子宮性不育;陰道性不育;男性不育;免疫性不育等。